總之,管理看板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根據需要而選用適當的看板形式。全面而有效的使用管理看板,將在六個方面產生良好的影響:
1、展示改善成績,讓參與者有成就感、自豪感
2、營造競爭的氛圍
3、營造現場活力的強有力手段。
4、明確管理狀況,營造有形及無形的壓力,有利于工作的推進。
5、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讓客戶或其他人員由衷地贊嘆公司的管理水平)
6、展示改善的過程,讓大家都能學到好的方法及技巧。
管理看板是一種高效而又輕松的管理方法,有效地應用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是一種管理上的大解放。
一、 MRP 與看板管理之間的差異
(1)、主生產計劃:采用 MRP 的企業會發現他們的主生產計劃比手工作業階段要有效,而且編制和維護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主生產計劃處在企業的宏觀計劃和微觀計劃之間的過渡階段,是企業經營規劃的具體體現。 MRP 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將經營規劃和生產規劃分解為具體的主生產計劃,利用 MRP 提供的模擬功能還可以預計主生產計劃改變的影響。
看板管理的理論中不涉及如何編制和維護主生產計劃,它是以一個現成的主生產計劃作為開端的。所以采用準時化生產方式的企業需要依靠其他系統來制訂主生產計劃。
(2)物料需求計劃: MRP 就是物料需求計劃的英文縮寫,它可以按照主生產計劃、物料清單和庫存數據準確的計算出物料需求計劃,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產生修改和反饋信息。部分采用 MRP 系統管理的企業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顯著的降低庫存,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了較準確的物料需求計劃。為了使 MRP 系統得出的物料需求計劃準確有效,必須確保主生產計劃在物料的采購提前期內的穩定。
雖然采用看板管理的企業通常將倉庫外包給供應商管理,但是仍然需要向供應商提供一個長期、粗略的物料需求計劃。一般的做法是按照一年的成品銷售計劃得出原材料的計劃用量,同供應商簽訂一攬子訂單,具體的需求日期和數量則完全由看板來體現。
(3)能力需求計劃: MRP 系統可以幫助人們把主生產計劃轉換為能力需求計劃,生成負荷報告。然后根據負荷報告分析結果和反饋調整主生產計劃。需要注意的是在反饋調整的過程中,人工參與是很多的,現在還沒有 MRP 系統可以自動平衡能力需求中的超負荷或負荷不足情況。
看板管理不參與制訂主生產計劃,自然也就不參與生成能力需求計劃。實現看板管理的企業通過工序設計、設備布置、人員培訓等手段來實現生產過程的均衡化,從而大大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能力需求不平衡的現象。看板管理可以很快地暴露出能力過剩或不足的工序或設備,然后通過不斷地改進來消除問題。這種對問題的根源進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4)倉庫管理:使用 MRP 系統的企業倉庫管理比手工管理時要好的多,通常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有效地降低了庫存,這是由于有了準確的物料需求計劃;二是提高了庫存數據的準確性,使之可以作為財務記帳的可靠依據,從而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使用 MRP 系統后數據處理比人工方式更準確、及時,減少了錯誤和延誤。
現場管理工具之看板管理 (5)
訂貨點法的缺點:倉庫庫存積壓或短缺,看板管理并不能解決。采用看板管理后,生產線從倉庫領取物料的數量被控制在看板數量之內,倉庫訂購的物料數量也不能超過看板數量,這樣能部分的解決庫存積壓問題。但是由于采購的提前期不可能與生產線物料的需求間隔同步,又沒有預先按照計劃時區進行物料需求計算,在生產活動發生時通過看板傳遞到達倉庫的物料需求能否及時得到滿足就成了一個問題。倉庫如果不預先準備一部分庫存,那么在看板源源不斷地到來時就會發生缺料。不進行物料需求計算,就不可能準確預計到何時發生需求,倉庫的物料庫存積壓和短缺問題也就不可能得到完全解決。
在廣泛采用看板管理方式的汽車制造業中,為了能解決倉庫管理的難題,往往采用將倉庫外包給供應商管理的方法,要求供應商必須能隨時提供所需的物料,在生產線領取物料的同時才發生物料所有權轉移。這實質上是將庫存管理的包袱丟給供應商,由供應商承擔庫存資金占用的風險。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與供應商簽訂長期一攬子訂單,供應商減少了銷售風險和費用,也就愿意承擔庫存積壓的風險了。
(5)生產線在制品管理:使用 MRP 系統的企業在制品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點,一般來說在制品數量難以控制,系統中的數據與實際情況也很難保持一致。造成這一現象的間接原因是因為 MRP 系統是一個 " 推 " 式生產管理系統,前道工序的生產是按照系統計算出的后道工序需求來確定的,而不是由實際生產過程中后道工序的需求來確定的,所以必然會出現生產線在制品管理的困難。直接原因是因為生產中各工序之間不合拍。
實現準時化生產方式的企業在制品數量被控制在看板數量之內,關鍵在于確定一個合理有效的看板數量。
(6)技術支撐:因為 MRP 系統在企業的計劃層次運行,它是基于現有的生產情況的,所以對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改進不提出新的要求。設備工藝落后的企業依舊可以通過 MRP 系統提高整體管理水平,獲得效益。
有些企業忽略了看板管理的技術支撐體系,從而導致了實踐中的失敗。根據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經驗,單純地采用看板管理不可能全面實現生產過程的合理化,應該首先從生產過程的合理化入手,不斷改進作業方法,完善生產條件,然后逐步過渡到看板管理。由此可以看出是否具備技術支撐體系是實現看板管理的關鍵所在。
(7)人員素質要求: MRP 系統要求準確、及時地進行數據處理,人員需要經過培訓使用計算機系統來取代手工作業。
實施看板管理的企業不僅僅要求員工能在正常情況下進行標準化作業,還要求員工能盡快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突發問題,保障生產流程的順暢。總體而言,看板管理對人員素質要求高于MRP。
(8)適用行業: MRP 系統適用于制造業的離散式和流程式兩種生產模式,基本上各類企業都能使用 MRP 系統管理生產、采購、倉庫、計劃和財務。準時化生產方式的適用范圍就比較窄了,通常只有采用流水線方式制造或裝配產品的企業才使用。典型行業是汽車制造業。但是準時化生產方式中的一些管理思想:如杜絕浪費和過量生產、柔性生產計劃、設備快速調整、全員參與改善活動等等,對于所有企業都是有借鑒意義的。
附 MRP 與看板管理對照表
MRP 看板管理
主生產計劃 系統提供依靠現成計劃。
物料需求計劃系統提供不需要。
能力需求計劃系統提供不需要。
倉庫管理 好通常外包給供應商。
在制品管理差好。
技術支撐無特別要求 需要完善的技術支撐。
人員素質要求普通高。
實施難度較看板管理容易難。
適用行業范圍廣范圍窄。